目前環境試驗箱主要針對材料的強度、剛度、硬度、彈性、塑性、韌性、延性、表面與內部缺陷等參數進行相關性能可靠性測試和分析研究,可以廣泛地應在企業、計量部門、科研院所的現場和研發實驗室,具體領域可以延伸到航天航空、機械制造、石油化工、食品、醫藥包裝、車輛制造、電線電纜、紡織纖維、塑料橡膠等各大行業。環境試驗設備一直是歐美國家對我國尖端科研課題限制出口的產品,因此打造我國試驗箱民族品牌,增強國產試驗箱的市場競爭力顯得尤為重要。面對當前進口環境試驗設備的競爭,我們期待國內鹽霧測試儀企業走自己的路,做出屬于我們自己的環境試驗箱來。
關于如何突破我國鹽霧測試儀行業的發展瓶頸之問,目前我國試驗機行業發展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進行:
(1)政府應加大支持力度
環境試驗箱是一個國家整體制造水平的“縮影”,政府應當給予試驗箱行業足夠的重視與支持,適當加大試驗箱相關課題項目的研發投入,關注并扶持有發展潛力的國內環境試驗箱制造企業,引導與規范我國試驗箱行業的有序發展。
(2)加快綜合型人才的培養
環境試驗箱是一種集機械、電氣、材料力學、實驗標準與計算機為一體的技術密集型高科技產品,涉及學科范圍非常廣。但目前我國沒有這樣的對口專業,國內從事力學研究的人員幾乎都是從材料、機械設計、物理等相關專業轉過來的,因此需要政府、社會、學校多方配合,加快培養綜合型的專業人才。
(3)改進企業經營理念,增加研發投入
今天的市場格局,與其說是企業技術研發投入不足的問題,不如說是企業經營理念的問題更為恰當。生產企業要賣出產品獲得利潤,不能說不對,但是不能以“打價格戰”為前提,關鍵要考慮如何提高產品的質量、性能與價格,隨之再增大研發投入。如此形成良性循環,淘汰落后企業,形成幾家有競爭能力的國內環境試驗箱制造企業,并最終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。
過去,環境試驗箱一般常用于汽車零部件、塑料、巖石力學、工程結構件等傳統領域的常規材料測試。近幾年,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,人們需要更輕更強的材料用于制造飛機、火箭、汽車等,這使得環境試驗箱的應用領域逐漸往更細的領域、更新的方向發展。大至飛機、導彈、火箭、衛星等大型結構件,小至人體骨骼、眼睛鞏膜、電子材料、玻璃、牛肉干、布料等,可謂是和我們的衣、食、住、行息息相關。
另外隨著鹽霧測試儀的廣泛應用,我國從事材料性能測試的人員隊伍也已變得相當龐大。單就專業會議而言,國內外每年都會召開規模很大的各種力學會議,如國際斷裂力學會議、疲勞斷裂會議、常規力學會議等。
|